《十浆五馈》是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在征战中,因为粮食供应困难,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粮食分配方法。具体来说,马援将粮食分成十份,其中五份用来煮粥,五份用来煮饭。这种分配方式既保证了士兵们能够吃饱,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粮食,以应对长期的战争需求。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在困难时期采取的有效措施,或者形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达到最佳的效果。
十浆五馈——成语典故探源
成语“十浆五馈”源于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挖掘这一成语的起源、含义及其演变过程。
一、成语的起源
“十浆五馈”最早见于《列子·黄帝》。据传,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奚方而反?”子列子答:“吾惊焉。”伯昏瞀人又问:“恶乎惊?”子列子答:“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这里的“十浆”指的是十家卖浆者,而“五馈”则是指其中五家争先送来食物。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商贩之间的竞争和相互礼让的风俗。
二、成语的含义
成语“十浆五馈”原指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食物,后来引申为比喻争相设宴款待。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在竞争中不忘礼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三、成语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变,成语“十浆五馈”逐渐从字面意义扩展到更深层次的寓意。在古代,商贩之间的竞争激烈,但仍有部分人能够保持谦逊和礼让,这种精神在成语中得到体现。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用以赞扬那些在竞争中不忘互助、团结协作的人。
四、成语的应用
1. 在这次比赛中,虽然竞争激烈,但选手们都能做到十浆五馈,展现了良好的体育精神。
2.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十浆五馈,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 这位领导在处理团队关系时,总能做到十浆五馈,使得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
五、成语的文化价值
成语“十浆五馈”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价值。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谦逊、礼让、团结等。在当今社会,这些美德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成语“十浆五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通过深入了解这一成语的起源、含义及其演变过程,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