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弓饮羽》是一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韩策二》。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苏秦为了游说韩王联合抗秦,而引用的一个故事。
故事背景是苏秦对韩王说,韩国的士兵勇敢善战,如果他们使用硬弩,可以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接着,苏秦引用了一个典故,说韩国的士兵“弯弓而战,矢不虚发,发必饮羽”。这里的“饮羽”是指箭矢射中目标后,箭尾的羽毛也会没入目标之中,形容箭矢射得非常准确和有力。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射箭技艺高超,箭无虚发。同时,它也用来比喻做事准确无误,一举成功。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用来形容人物射箭或做事的高超技艺。
弯弓饮羽——箭术高超的传奇故事
成语“弯弓饮羽”源于古代中国,用以形容箭术高超或人勇猛善射。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箭术传奇的故事。
一、成语的由来
“弯弓饮羽”这个成语最早见于《韩诗外传》卷六。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熊渠子的勇士。熊渠子从小习箭,长大后箭术精湛,成为了一名将军。
二、熊渠子的箭术传奇
有一天夜里,熊渠子去朋友家喝酒,酒过三巡,他突然想起第二天军营里还有重要的事情,于是赶紧辞别朋友,骑马往军营赶。在路过一处山路的草丛时,他看到前面路旁有一块大石,石头非常像一只趴着捕食的老虎。熊渠子吓得一身冷汗,酒意一下子全醒了。
他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弓箭,快速拉起弓、搭上箭,对准石头嗖的一下射了过去。熊渠子心想,这一箭必定能射中老虎,甚至可能要了它的命。那石头却一动不动。
熊渠子心中疑惑,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那只是一块石头,并非老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一箭竟然将石头射穿了,箭羽都没入石头中。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成为了“弯弓饮羽”的典故。
三、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弯弓饮羽”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不仅用来形容箭术高超,还用来比喻人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潜力。
在成语的用法上,它通常作为定语使用,用于书面语。例如:“李广将军射术精湛,弯弓饮羽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里的“弯弓饮羽”就是用来形容李广将军箭术高超的。
四、成语的启示
“弯弓饮羽”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我们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挑战。正如熊渠子面对看似凶猛的老虎,却凭借高超的箭术将其化解,展现了箭术的神奇和人的勇敢。
同时,这个成语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语“弯弓饮羽”不仅是一个关于箭术的传奇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去追求卓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让我们铭记这个成语,传承箭术的神奇,弘扬勇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