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不厌诈》的典故,兵不厌诈——古代军事智慧的精髓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18:08:09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兵不厌诈》的典故出自《孙子兵法·计篇》。原文是:“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段话的意思是,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小利引诱它;对方混乱,就乘机攻取它。对方实力充实时,就要防备它;对方兵强马壮时,就要暂时避开它;对方气忿时,就设法屈挠它;对方谦卑时,就设法使它骄横;对方安逸时,就设法骚扰它;对方内部亲密时,就设法离间它。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

“兵不厌诈”的意思是用兵作战不厌其诈,诡变莫测。后泛指用巧计使对方上当。也指在战争或斗争中运用假象迷惑对方,给对方以出其不意的攻击。

兵不厌诈——古代军事智慧的精髓

“兵不厌诈”,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智慧。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战争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在战场上,智谋和策略往往比单纯的武力更为重要。

成语起源

成语“兵不厌诈”最早见于《韩非子·难一》,原文为:“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这里的“厌”意为满足,“诈”则是指欺诈手段。这句话强调了在战争状态下,使用欺诈策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历史典故

晋楚城濮之战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求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撤掉对宋国的包围,与晋国交战。晋文公听从舅舅子犯的建议,采取欺诈策略,首先击溃楚军右翼,然后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最终大败楚军。

曹操与张绣之战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进攻张绣,绕城三日,发现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似是新筑不久,较为薄弱,决定从此破城。于是,曹操特意在西北角蓄积粮草,佯做攻城状,以调动张绣兵力。张绣谋士贾诩识破曹操的计谋,将西北角驻兵调至城东南角为伏兵,最终曹操在东南角攻城时,因张绣军早有准备而败北。

兵不厌诈的现代意义

“兵不厌诈”不仅仅适用于古代战争,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策略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在商业竞争、政治斗争等领域,运用智谋和策略,以巧取胜,往往比单纯的武力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