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目裂眦》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左传·宣公二年》。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晋灵公荒淫无道,残害忠良,臣子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非但不听,还派刺客去暗杀赵盾。刺客深夜来到赵盾的府邸,看到赵盾正襟危坐,准备上朝,因为时间尚早,便在案前假寐。赵盾准备上朝时发现了刺客,刺客被赵盾的威严所震慑,说:“我受命于君王,不能违背君命,但也不能杀害忠臣。”于是,刺客触槐自杀。赵盾回到朝廷,晋灵公设宴款待,席间晋灵公让舞剑的艺人表演,晋灵公突然从背后抽出短剑向赵盾刺去。赵盾的随从提弥明眼疾手快,拉住赵盾,与晋灵公的卫士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赵盾乘机逃出宫门,但晋灵公命令卫士追杀赵盾。赵盾逃到晋国边境,遇到他的弟弟赵穿,赵穿杀死晋灵公,赵盾回到朝廷,平定了局势。
在这个故事中,“瞋目裂眦”形容的是赵盾的愤怒和威严。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愤怒到极点,眼眶几乎要裂开的样子。它也常用来形容人严厉、威严的样子,以及人在极端愤怒时的神态。
瞋目裂眦——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古代,成语“瞋目裂眦”用以形容人愤怒到极点的样子。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密切相关。
一、太子丹的复仇决心
战国末期,燕国的太子丹曾被作为人质押在秦国。秦王对待他极为不礼貌,这激起了太子丹的强烈愤怒。为了报仇雪恨,太子丹决心刺杀秦王。
二、荆轲的刺杀计划
太子丹找到了一位勇士荆轲,希望他能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荆轲虽然不愿意当刺客,但被太子丹的爱国行为和诚恳待人的态度所感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三、准备工作与临行前的矛盾
为了确保刺杀成功,荆轲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太子丹并不了解荆轲的真正用意,以为他变卦了,便催促他起程。荆轲愤怒地说:“不准备活着回来,只准备白白送死,难道还不容易!”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伤心和难受。
四、瞋目裂眦的由来
荆轲的这番话,尤其是“瞋目裂眦”这一形容,成为了成语的由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愤怒到极点的样子,生动地展现了荆轲在临行前的愤怒与决心。
五、荆轲刺秦王的结局
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中,虽然他成功接近了秦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功刺杀秦王。荆轲在刺杀失败后,英勇牺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
六、瞋目裂眦的传承与影响
“瞋目裂眦”这个成语,不仅成为了形容人愤怒的常用语,还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勇敢、坚定的象征。在后世,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出现了以“瞋目裂眦”为主题的情节,传承了这一历史典故。
“瞋目裂眦”这个成语,源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它生动地展现了荆轲在临行前的愤怒与决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勇敢、坚定的象征。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个成语将继续传承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