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非常痛恨或痛心。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原文是:“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这里的“惔”字在古文中同“炎”,意为火势旺盛,引申为内心痛苦得像被火烧一样。整句诗的意思是:我内心非常痛苦,不敢随便开玩笑。国家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为什么没有人来监督呢?
“痛心疾首”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形容非常痛恨或痛心的情况。例如,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愤怒或悲伤时,就可以说“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痛心疾首”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成语“痛心疾首”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个成语的构成是由“痛心”和“疾首”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痛心”指的是心中极度痛苦,而“疾首”则形容头痛,比喻痛恨到了极点。
要理解“痛心疾首”的典故,我们需要回到春秋时期。当时,秦国和晋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关系。秦国曾三次帮助晋国安定君位,两国之间有着姻亲关系。由于两国国境相邻,双方为了发展势力,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
晋历公即位后,两国在令狐订立了盟约。但秦桓公回国后,却背信弃义,与楚国结盟,并强令晋国一同进攻秦国边界的小国白狄。晋国虽然答应了,但秦国却派人偷偷告诉白狄,说晋国会攻打他们。白狄和楚国都看穿了秦国的用心,痛恨秦国背信弃义,于是将秦国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晋国。
晋国得知此事后,联合诸侯之兵迎战秦国,并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吕相传达了晋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共同立场,即秦国不守信用,各国诸侯都痛恨秦国,愿意与晋国亲近友好。如果秦国愿意盟誓,则可退诸侯之兵,否则,各国将共同对付秦国。
一个月后,晋国和诸侯联军与秦国交战,最终秦国大败。这场战争不仅证明了晋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团结,也展示了秦国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后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痛心疾首”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对某事痛恨到极点的意思。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情感,也常用于形容对国家、民族或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
在现代社会,“痛心疾首”这个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坚守诚信,遵守承诺。同时,它也警示我们,在面对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和公平。
成语“痛心疾首”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一个表达情感的成语,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牢记这个成语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