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脑涂地》的典故,肝脑涂地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15:48:04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肝脑涂地”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它的原意是指肝和脑都涂在地上,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竭尽忠诚,甚至不惜生命。

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汉朝初期,刘邦(汉高祖)想要封刘敬为列侯,但是刘敬推辞说:“臣本布衣,幸得陛下赏识,愿肝脑涂地,以报答陛下之恩。”这里刘敬用“肝脑涂地”来形容自己对刘邦的忠诚,表示愿意为刘邦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生命。

后来,“肝脑涂地”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对某个人或某个事业极其忠诚,甚至不惜生命的奉献精神。

肝脑涂地的由来与演变

“肝脑涂地”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指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死得极其惨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人愿意竭尽忠诚,不惧任何牺牲。

成语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成语“肝脑涂地”最早见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刘敬叔孙通列传》。原文记载:“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这里的“肝脑涂地”形容的是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无数百姓在战争中丧生,尸横遍野。

典故故事:娄敬劝刘邦建都长安

在楚汉之争结束后,刘邦准备正式称帝,但在定都问题上,大臣们意见不一。此时,有一个名叫娄敬的人穿着破羊皮袄从齐地来到洛阳求见刘邦。他向刘邦分析了周朝和秦朝建都的原因,指出刘邦夺取天下与周武王夺取天下不同,周武王是以德行治理天下,而刘邦则是通过战争取得天下,使得天下百姓死伤惨重。娄敬建议刘邦将国都建立在关中的长安,因为那里地形险要,关塞坚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地。刘邦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将国都定在长安。

成语演变:从惨烈到忠诚

随着历史的演变,“肝脑涂地”这一成语的含义逐渐从形容惨烈的战争场面转变为形容人愿意竭尽忠诚,不惧任何牺牲。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被广泛运用,用以赞扬那些为国家、民族、朋友等付出极大牺牲的人。

典故故事:苏武牧羊

在汉武帝时期,大汉朝和匈奴摩擦不断。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为人质。匈奴单于曾多次诱降苏武,但苏武宁死不屈。单于将他流放到北海边放羊。在漫长的流放生涯中,苏武始终坚守忠诚,最终在匈奴和汉朝交好时重回汉朝。这个故事成为了“肝脑涂地”这一成语的生动写照,表达了苏武对汉朝的忠诚和牺牲。

成语在现代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肝脑涂地”这一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在赞扬那些为国家、民族、朋友等付出极大牺牲的人时。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被形容为“肝脑涂地”。此外,这一成语也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工作中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的人。

成语“肝脑涂地”从最初的形容惨烈的战争场面,到后来的形容人愿意竭尽忠诚,不惧任何牺牲,其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忠诚、牺牲精神的崇尚。这一成语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意义,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