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蔓不枝》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如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思是说,作者只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不蔓不枝”一词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正直,不拉帮结派。
不蔓不枝——简明扼要的成语典故
成语“不蔓不枝”源于中国古代,其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也可比喻人的言行举止。本文将深入探讨“不蔓不枝”的典故及其内涵。
典故起源——周敦颐《爱莲说》
“不蔓不枝”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在文中以莲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原文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的形态,同时也寓意了说话或写文章应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成语释义——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成语“不蔓不枝”中的“蔓”指藤蔓,引申为蔓延;“枝”指树枝,引申为分支。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赞扬某人言辞或文章的简洁明了。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
在句子中,“不蔓不枝”可以作谓语、定语使用。例如:“这篇文章写得不蔓不枝,读起来很顺畅。”这里的“不蔓不枝”作为谓语,表示文章的写作风格;“他的发言不蔓不枝,直击要害。”这里的“不蔓不枝”作为定语,形容发言的简洁性。
成语故事——周敦颐与《爱莲说》
宋朝时期,周敦颐辞去官职,隐居在庐山莲花峰的濂溪书堂讲学。他的《爱莲说》一文,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文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句,不仅描绘了莲花的形态,也寓意了说话或写文章应遵循的原则。
成语影响——广泛流传于世
“不蔓不枝”这一成语自问世以来,便广泛流传于世。它不仅被用于文学创作,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用它来赞美那些简洁明了、直击要害的言行,同时也用它来告诫自己,在表达观点时要力求简明扼要,避免拖泥带水。
成语启示——追求简洁与高效
成语“不蔓不枝”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追求简洁与高效。在与人交流时,要力求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啰嗦;在写作时,要注重逻辑清晰,避免拖泥带水。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成语“不蔓不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传承经典,弘扬文化,让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