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这个典故讲述了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国的大臣伯宗在分析楚国的形势时,提出了“拔十失五”的观点,意思是楚国虽然强大,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只要晋国能抓住机会,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后来,晋国果真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证明了伯宗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不要被其表面上的强大所吓倒,要善于分析形势,找到敌人的弱点,抓住机会,才能取得胜利。同时,也强调了智谋和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拔十失五——选拔人才的智慧与挑战
在古代,选拔人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人才的选拔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更关乎社会的进步。在众多关于选拔人才的典故中,“拔十失五”尤为引人深思。
一、典故起源
“拔十失五”这一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他才华横溢,但性格直率,不拘小节。在庞统的传记中,记载了他的一段名言:“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选拔十个人才中只有五个合格,但只要能选拔出半数,就已经足够用来提升世道教育,激励有志之士自我奋发。
二、典故内涵
“拔十失五”这一成语,深刻揭示了选拔人才的智慧和挑战。它告诉我们,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总会存在一定的失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选拔,而是要善于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选拔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典故启示
1. 选拔人才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选拔人才时,不能仅仅追求数量,而要注重质量。正如“拔十失五”所表达的,即使选拔的人才数量不多,但只要质量过硬,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 选拔人才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那些具有潜力和才华的人,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3. 选拔人才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在选拔人才时,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有才华的人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四、典故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 企业招聘: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注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和潜力,而不是仅仅看重他们的学历和经验。
2. 学校选拔:学校在选拔学生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培养路径。
3. 政府选拔:政府在选拔公务员时,要注重候选人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以确保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