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是一句古代成语,源自《左传·僖公十四年》。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其他部分也就无法依附或存在。具体典故如下:
在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晋惠公向秦国请求援助。秦穆公召集大臣商议,决定帮助晋国。当时,秦国的大臣百里奚反对援助晋国,他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如果一个国家连基本的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其他的东西又怎么能够依附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那么其他的东西也就无法依附或存在了。
后来,这句成语被广泛用来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其他部分也就无法依附或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成语典故探源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起源、含义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四年》。当时,晋国公子夷吾为了摆脱被排斥的地位,寻求秦国的支持,承诺如果秦国能帮助他成为国君,将给予五座城池。夷吾成为晋惠公后,却违背了诺言。
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也遭遇灾荒。晋惠公为了解决国内饥荒,向秦国求购粮食,但秦国要求晋国履行之前的承诺,给予五座城池。晋惠公拒绝了这个要求,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在这个背景下,晋国的大臣虢射提出了“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观点。这里的“皮”比喻晋国与秦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而“毛”则比喻晋国向秦国求购粮食的行为。虢射的意思是,如果晋国与秦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即“皮”)已经不存在,那么晋国向秦国求购粮食(即“毛”)的行为也就失去了基础。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这一成语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形容事物失去基础,无法存在的经典表述。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在《左传》中,这个故事被记载为:“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这段对话揭示了晋惠公失信于秦国的后果,以及虢射对晋惠公决策的担忧。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商业合作中,如果一方违背了承诺,另一方就会失去信任,合作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在教育领域,教师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告诫学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总之,“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珍惜和维护好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免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