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志成城》的典故,众志成城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0 21:26:52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众志成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坚固。这个成语出自《国语·周语下》,原文是:“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像城墙一样坚固;如果大家异口同声,就能像熔化金属一样具有强大的力量。

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楚国想要攻打郑国,郑国大夫子产提出了一个对策,他建议郑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抵御楚国的进攻。子产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楚国人虽然强大,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够抵挡他们的进攻。”后来,郑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最终成功抵御了楚国的进攻,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

除了这个典故,还有另一个与《众志成城》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为了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英雄们的壮举,体现了“众志成城”的精神。

总之,《众志成城》这个成语强调了大家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众志成城的起源与内涵

众志成城,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典故,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下》,用以形容众人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其力量如同坚固的城墙一般不可摧毁。

典故背景

典故发生在东周时期,当时的周景王姬贵在位期间,为了满足个人喜好,下令铸造了两件大型的物品:大钱和大钟。大钱是为了收缴民间的小钱,而大钟则是为了个人行乐。这两项决策引起了大臣们的担忧,尤其是单穆公和伶州鸠,他们认为这些决策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加剧百姓的负担,导致民心不稳。

大臣的劝谏

单穆公认为铸大钱不利于流通,是对平民百姓的残酷掠夺;而铸大钟更是劳民伤财,既得不到悦耳的美的享受,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他担心这样做会使百姓离心,国家陷入危险。伶州鸠则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指出编钟的声律强调和谐,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没有和谐可言。他引用了民谚“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强调百姓的共同意愿和反对力量。

周景王的固执

尽管大臣们极力劝谏,但周景王依然固执己见,坚持铸造大钱和大钟。他认为这些决策能够彰显自己的权威,满足自己的喜好。他的决策最终导致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

典故的启示

众志成城的典故告诉我们,团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当人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时,就像坚固的城墙一样,能够抵御外来的压力和挑战。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领导者应该倾听民意,关注民生,避免因一己之私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众志成城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众志成城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还是经济危机,都需要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众志成城,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战胜一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众志成城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