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三改志愿,鲁迅三改志愿的背景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0 17:45:14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鲁迅先生在他的求学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志愿的改变,每一次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下是他的三次志愿改变的具体情况:

1. 第一次志愿:从军 鲁迅最初的志愿是成为一名海军,希望通过军事力量来保卫国家,驱逐外国侵略者。1898年,18岁的鲁迅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些学校主要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鲁迅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特别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2. 第二次志愿:学医 鲁迅改变志愿学医的原因主要与他父亲的病有关。由于庸医的延误,他父亲过早去世,这使鲁迅深感医学的重要性。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希望可以通过医学来启发中国人的觉悟,拯救民众于苦难之中。

3. 第三次志愿:从文 鲁迅最终决定弃医从文,这一转变源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一次经历。当时,鲁迅在观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时,看到中国人对战争麻木不仁的态度,深感痛心。他认为,精神上的麻木比肉体的病弱更为严重,因此决定通过文学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唤醒民众的觉悟。

这三次志愿的改变,体现了鲁迅从单纯的军事报国,到希望通过医学救国,再到最终通过文学唤醒民众,逐步深化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认识和责任感。

鲁迅三改志愿的背景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求学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三改志愿的故事。这段经历不仅反映了鲁迅个人的成长轨迹,也映射出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民族精神的觉醒。

一改志愿:从海军到矿务

鲁迅最初的志愿是成为一名海军,以抵御外敌侵略。这一志愿源于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海军的惨败,鲁迅深感民族危亡之重。为此,他考入南京水师学堂,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随着对国家现状的深入了解,鲁迅意识到,仅仅依靠海军是无法拯救国家的。他认为,要使国家富强,首先要发展矿业和工业,于是他决定将志愿转向矿务。

二改志愿:从矿务到医学

鲁迅转入南京矿务学堂学习,希望通过发展矿业来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在矿务学堂的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国家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而在于国民精神的麻木。这种认识使鲁迅开始反思自己的志愿,他意识到,要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首要任务是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于是,他决定转向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来改良国民体质,从而唤醒国民的精神。

三改志愿:从医学到文艺

鲁迅赴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希望以此改变国民体质。在日本的学习过程中,他目睹了弱国子民遭受歧视的惨状,以及国民精神上的麻木。这使鲁迅深感,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他意识到,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国民精神的,则是文艺。于是,鲁迅最终决定弃医从文,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

鲁迅三改志愿的故事,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他不断探索、勇于担当的精神。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刻,我们应该像鲁迅那样,勇敢地选择自己的道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鲁迅的故事也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