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相情愿》的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0 11:49:40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相情愿”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金·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成语的意思是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具体的故事背景是:古时候有一个农家青年去京城游玩,见到了美貌非凡的公主,就一厢情愿地想入非非。他回家后,由于日夜思念公主,竟然得了相思病,身体日渐消瘦。亲友们知道后,为了帮助他,假装派人去京城向国王提亲。这个青年信以为真,病情逐渐好转。但几天后,亲友回来说公主不肯答应,他再次表示要去见公主一面。

这个成语也出现在《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一则保了这没过门女婿的性命;二则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相情愿”这个成语的典故。

一相情愿的由来与典故

一相情愿,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用以形容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典故。

成语的起源

一相情愿的成语,最早见于金代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在书中,王若虚用“一相情愿”来形容晏殊认为柳永胜过韩愈,而李淑又认为刘禹锡胜过柳永的情况。这里的“一相情愿”指的是单方面的主观意愿。

成语的典故故事

关于一相情愿的典故,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愚人的青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国王的女儿,美若天仙的公主让他难以忘怀。回到家中后,他因相思成疾,茶不思、饭不想,病情日益加重。

愚人的亲友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前来探望。在了解到他的病情后,他们决定帮助他。于是,他们假意许诺,说可以帮愚人向公主求婚。愚人听后,病情果然有所好转。过了几天,愚人向亲友询问求婚的结果,亲友们只好告诉他,公主不同意嫁给他。

愚人听后却高兴得笑了起来,他说:“这就好办了,只要我再进城一趟,她就答应了。”这个故事中的愚人,就是一相情愿的典型代表。他只考虑了自己的愿望,而没有考虑公主的真实想法。

成语的意义与用法

一相情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相情愿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但对方并不喜欢他,他却依然一厢情愿地付出。

一相情愿的用法很广,可以作定语、状语,指单方面的事情。例如:“他的计划只是一厢情愿,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定语)或者“他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功。”(状语)

成语的启示

一相情愿的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要一厢情愿地强加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处理事情时,也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避免因为一相情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一相情愿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理性思考,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关注客观条件,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一相情愿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理性思考,尊重他人,关注客观条件,避免因为一相情愿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牢记这个成语,做一个理智、尊重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