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是清初著名的名臣和循吏,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他出生于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一生以清廉俭朴、勤政爱民著称,深受百姓爱戴,康熙帝赞其为“清风是式”,乾隆帝则题御书“清风是式”以表彰其廉洁。
于成龙45岁时才开始当官,最初任职于广西罗城县。在任期间,他看到当地百姓生活艰难,便立志要做一个好官,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成龙为官清廉,从不搜刮民脂民膏,生活简朴,甚至每日只吃糙米饭和青菜,因此得到了“于青菜”的绰号。
“半鸭知县”的绰号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年中秋,于成龙的儿子从家乡山西来看望他,并带来了一只腊鸭。于成龙只割了一半腊鸭给儿子,作为他归途中的食物,而自己只吃了一半。这个简朴的举动感动了当地百姓,于是他们送给他“半鸭知县”的绰号。
于成龙在罗城县的政绩突出,后来被提拔为两江总督。尽管官位越来越高,他的生活依然清苦,从不带家属赴任,也不允许仆从挥霍。他始终保持着俭朴的生活方式,坚持廉洁自律的原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廉官员的代表。
于成龙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作为官员的廉洁自律,也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戴。他的事迹和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后人。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人,是清初著名的名臣、循吏。他以清廉俭朴、宽严慎刑、勤政爱民著称,深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其中,关于他的“半鸭知县”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半鸭知县的故事
顺治十八年(1661年),45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县知县。当时,罗城县正值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于成龙上任后,看到这一景象,心生怜悯,决心要为百姓做些实事。他粗茶淡饭,草鞋布衣,从不出席当地富绅的宴请,将微薄的奉禄全部用于救济灾民。
中秋节前夕,于成龙的儿子从山西老家来看望他。儿子带了一只腊鸭作为礼物,于成龙却只分了一半给儿子,自己吃了一半。中秋节过后,于成龙获准回乡看望病重的老母亲。由于他在罗城为官清廉,乡亲们纷纷筹钱给他当盘缠,但他却一文钱都不肯收。在回乡的路上,他和儿子靠着剩下的半只腊鸭回到山西。
回到家乡后,儿时的同僚写了一首打油诗嘲笑他,但于成龙并不在意。这首打油诗却让老百姓深受震动,从此以后,他们称于成龙为“半鸭知县”。
于成龙的政绩与品德
于成龙在罗城为官期间,不仅关心百姓生活,还积极整顿治安,建立保甲制度,训练乡兵保卫县境。同时,他还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上疏朝廷减轻当地百姓徭役负担,并兴建学校、创设养济院,以教化、救济百姓。在他的努力下,罗城县的社会生产生活得以逐渐恢复。
于成龙一生清廉俭朴,从不搜刮民脂民膏。他官至两江总督,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人又号他为“于青菜”。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的精神传承
于成龙的一生,是清廉、勤政、爱民的一生。他的故事,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于成龙的精神,坚守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于成龙的故事告诉我们,大错误都是从小错误开始的。接受一盒茶、一条烟、一顿饭,看似小事小节,实则是思想蜕变的开始。如果不能防微杜渐,不在细节上注重自己的言行,听之任之,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势必贻害无穷。因此,我们要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自重、自省、自警,方能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于成龙,这位“半鸭知县”,以其清廉、勤政、爱民的品德,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