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作金石声》的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原文如下:
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孙兴公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孙绰,他在这里将左思的《三都赋》和班固的《两都赋》比喻为五经的鼓吹,认为这两部赋作是经书的辅佐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中,《三都赋》是左思的代表作之一,左思在写作过程中非常投入,据说他在构思《三都赋》时,曾经用废的草稿纸扔满了一屋子,后来他将这些废纸都烧掉,用灰烬来涂抹墙壁,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最终,左思完成了《三都赋》,并拿给他的好朋友陆机看。陆机看到左思的赋作后,非常赞赏,称赞它“掷地作金石声”,意思是说左思的赋作非常精彩,就像金石撞击时发出的声音一样清脆悦耳。
因此,“掷地作金石声”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文章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它也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的勤奋和灵感的重要性。
掷地作金石声——一个关于文辞之美的典故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文辞之美一直是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极致。而“掷地作金石声”这一典故,正是对文辞之美的极致赞誉。
一、典故起源
“掷地作金石声”的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孙绰。孙绰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写赋。他创作了一篇名为《天台赋》的游记,文辞优美,声韵铿锵。
二、故事经过
孙绰完成《天台赋》后,将文章拿给好友范荣期看。他对范荣期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意思是让范荣期试着把这篇文章扔到地上,它应该能发出像金石一样铿锵悦耳的声音。范荣期起初不信,但当他打开文章阅读后,不禁为之赞叹,认为这篇文章确实具有掷地作金石声的美感。
三、典故寓意
“掷地作金石声”这一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文章或话语气势豪迈,坚定有力。它不仅是对文辞之美的赞誉,更是对作者才华和情感的肯定。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这样的魅力,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能听到那掷地作金石的声音,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四、典故影响
“掷地作金石声”这一典故,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在创作时,都以这一典故为榜样,追求文辞之美,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掷地作金石声。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文辞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五、典故在现代
在现代社会,虽然文学创作形式多样,但“掷地作金石声”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学术论文、新闻报道,还是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都应该追求掷地作金石声的文辞之美,使我们的表达更加有力、更加动人。
总之,“掷地作金石声”这一典故,不仅是对文辞之美的极致赞誉,更是对作者才华和情感的肯定。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我们仍应秉持这一理念,追求掷地作金石声的文辞之美,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