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餐虎噬》的典故,狼餐虎噬——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11:13:52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狼餐虎噬》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他曾在征战匈奴时,发现匈奴士兵将战死者的尸体扔给野狼和猛虎吃,以显示他们的残忍和勇猛。马援看到这一幕,非常愤怒,认为这种行为极其不人道,于是他决定要改变这种风气。

马援在回到朝廷后,向皇帝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对士兵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明白战争的本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残忍心理。同时,他还建议皇帝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那些虐待战死者尸体的人进行严厉惩罚。

皇帝采纳了马援的建议,并下令禁止虐待战死者尸体。从此以后,士兵们在战场上对待战死者尸体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尊重死者,并将尸体妥善处理。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尊重生命、尊重死者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以人道的方式对待战争中的伤亡者,而不是将他们视为可随意丢弃的物品。同时,这个典故也反映了马援的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有道德情操的人。

狼餐虎噬——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成语“狼餐虎噬”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亦比喻残酷剥削搜括。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生动的历史典故。

成语起源

成语“狼餐虎噬”最早见于元·无名氏的《小尉迟》。在剧中,有一角色被封为“净盘将军”,原因就在于他吃东西的速度极快,如同狼和虎一般。剧中描述道:“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这里的“狼餐虎噬”便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将军的食量之大、速度之快。

典故背景

《小尉迟》是一部描写古代将领生活的戏剧作品,其中融入了许多成语典故。而“狼餐虎噬”这个成语,正是从这部作品中流传出来的。在古代,狼和虎都是凶猛的动物,象征着力量和凶残。因此,“狼餐虎噬”也被用来比喻那些贪婪、凶狠的人。

成语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狼餐虎噬”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最初,它主要用来形容人的食量,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残酷剥削搜括。在明清时期,许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都出现了“狼餐虎噬”的用法。

成语示例

在明清小说《谐铎》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若辈埋头地狱,枵腹垂千百年,今一得志,必至狼餐虎噬,生灵无噍类矣!”这里的“狼餐虎噬”便用来形容那些一旦得志,便会残酷剥削百姓的官员。

成语启示

成语“狼餐虎噬”不仅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凶残,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狠手辣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辨善恶,远离那些“狼餐虎噬”之人,以免受到伤害。

成语“狼餐虎噬”源于历史典故,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个富有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凶残,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狠手辣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个成语,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