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留王传》。该成语的意思是面临危险时从容不迫,毫不畏惧。成语的结构为连动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关于“临危不惧”的典故,有几个来源和故事:
1. 孔子被困匡地:据《史记》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困于匡地。当时,匡人误以为孔子是阳虎,便纠集军队围攻孔子。孔子在危难之中依然保持镇定,谈笑自若,最终通过交涉化解了危机。
2. 邓析子《无厚》:成语“临危不惧”的典故也出自《邓析子·无厚》。书中提到:“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这段话表达了一种面对生死、贫富等人生境遇时的豁达态度,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有的从容与无畏。
3. 三国时期的故事:在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钟会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姜维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但钟会的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在危难时刻保持冷静、不畏惧的精神,体现了“临危不惧”这一成语的深刻内涵。
临危不惧——成语的诞生与传承
成语,作为汉语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临危不惧”这一成语,便源于古代的英勇事迹,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成语的起源——邓析子中的典故
“临危不惧”这一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邓析子·无厚》一书。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邓析子面对生死,始终保持镇定,面对危险毫不畏惧。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逐渐演变成了“临危不惧”这一成语。
成语的含义——勇敢面对危难
成语“临危不惧”中的“临”,意为遇到;“危”,指危险;“惧”,表示害怕。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点也不害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危急关头,能够保持冷静,勇敢面对困难。
成语的用法——褒义词的典范
在汉语中,“临危不惧”是一个典型的褒义词,用来赞扬那些在危难时刻,依然能够保持坚定信念、勇敢前行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如:“在地震中,他临危不惧,救出了许多被困的群众。”
成语的典故故事——孔子与颜回的英勇事迹
除了《邓析子·无厚》中的故事,还有一则关于“临危不惧”的典故故事。在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颜回周游列国。一次,他们来到匡地,当地人对颜回与阳虎怀恨在心,误将孔子当作阳虎,纠集军队围攻他们。面对险境,孔子临危不惧,谈笑自若,最终化解了危机。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临危不惧”的生动例证。
成语的传承与发展——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临危不惧”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事故救援,还是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我们都能看到许多临危不惧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传递着正能量。
成语的启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成语“临危不惧”不仅是一种赞美,更是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成语“临危不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勇敢、坚定、无私等美德。让我们传承这一经典,弘扬这一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