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舍道边》的典故,作舍道边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16:12:11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作舍道边》是一句古语,源自《诗经·小雅·车辖》中的“作舍道旁,三年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路边建造房屋,三年也难以完成。这里的“道边”指的是路边,而“作舍”则是指建造房屋。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个不适合建造的地方建造房屋,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以完成。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诗经》,后来被用来比喻做事不切实际,或者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结果往往难以成功。这个典故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在做事情之前要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机,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需要注意的是,《作舍道边》这个典故并不是指“做事情不考虑他人意见”,而是强调在做事情时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机,不要盲目行动。

作舍道边的由来与寓意

“作舍道边”这一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典故背景

东汉初期,汉章帝为了恢复大汉朝的文治和活力,希望通过删定礼制来振兴国家。当时,文士班固因才学出众被汉章帝召见,商议改定礼制的问题。

班固的圆滑与汉章帝的智慧

班固虽然才华横溢,但也有一些圆滑之处。面对汉章帝的询问,班固并没有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而是用一些看似无懈可击的话术来回避责任。他建议召集京城所有的大儒共同商议,以此推脱自己的责任。

汉章帝的教诲与成语的诞生

汉章帝见班固左右徘徊,于是用一句谚语“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来告诫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在路旁建房子,因为过路人的意见各不相同,恐怕三年也建不成。汉章帝以此比喻,如果让众人各自提出意见,那么改定礼制的事情也将难以成功。

成语的寓意与影响

“作舍道边”这一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导致事情难以成功的情况。它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避免无谓的争论和分歧,而是要寻求共识,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佛教本土化与忍辱的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东汉时期,佛教经典不多,但经义浅显,便于实践。例如,《四十二章经》中就有关于修忍辱的方法和观想。忍辱是一项微妙的修行,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骂詈折辱而不动心,已经是非常难得的。

成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借鉴“作舍道边”这一成语的智慧。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但也要有主见,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忍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总之,“作舍道边”这一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同时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