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典故源自《诗经》中的《小雅·甫田之什·信南山》一诗,其全文如下: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畛畷(zhěn zhì)原隰(xí),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mài mù),既优既渥(wò)。既霑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yì)翼翼,黍稷彧彧(yù yù)。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zū),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hù)。
祭以清酒,从以骍(xīng)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liáo)。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诗中的“赫赫有名”一句,原文是“赫赫皇祖”,这里的“赫赫”是形容祖先功德显著、名声显赫的意思。后来,“赫赫有名”便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名声非常大,广为人知。
需要注意的是,成语“赫赫有名”有时也被误写为“赫赫有名”,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赫赫有名”,因为“赫赫”是形容词,表示显著、显赫的意思,而“有名”则是名词,表示名声、名望的意思。因此,两者应该分开写,不能合并为一个词。
赫赫有名的由来与典故
赫赫有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汉语,用以形容声名非常显赫,广为人知。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声望和名望的重视,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起源
赫赫有名的成语,其“赫赫”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这里的“赫赫”形容的是声势浩大、显赫的样子。而“有名”则是指声名远扬,广为人知。成语“赫赫有名”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声名显赫的程度。
成语的典故
关于“赫赫有名”的典故,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汉书·卷八十六·何武传》记载,西汉时期,扬州刺史何武为人正直,反对任人唯亲,主张选拔有才能的人。他任用官员时,均按照事先拟定的用人条例,因此选拔的官员大多没有显赫的名声,但却是有真才实料的人。何武的上司何寿,认为何武有潜力成为宰相,便与他交好。何寿的侄子想在何武手下谋得职位,但何武并未因私情而提拔他。这个故事体现了何武的正直和公正,也使得他的名声日益显赫,成为“赫赫有名”的典范。
成语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赫赫有名”这一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更为丰富。在古代,它主要用来形容官员、文人等有显赫声望的人。到了现代,这一成语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显著成就和声望的人。
成语的用法与例句
1. 他在学术界赫赫有名,是众多学者敬仰的对象。(定语用法)
2. 这位企业家在业界赫赫有名,是许多年轻创业者的榜样。(谓语用法)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赫赫有名”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声望和名望的重视,以及对于公正、正直品质的推崇。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追求真正的成就,而不是虚名。
总之,“赫赫有名”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成为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声望和名望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成语所蕴含的精神,努力追求真正的成就,赢得真正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