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是一个源自古代中国的成语,它用来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的行为。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如下: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国君,他非常贪婪,只想着如何从百姓那里获取更多的财富。他听说附近的一个湖泊里有很多鱼,于是决定命令百姓去捕鱼,并规定每人必须上交一定数量的鱼。百姓们为了完成国君的命令,不得不连续几天在湖里捕鱼,直到湖里的鱼被捕得几乎一干二净。
国君看到自己的仓库里堆满了鱼,非常高兴。他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度捕捞,湖里的鱼已经所剩无几,而且由于鱼的数量锐减,湖里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最终,湖里的鱼完全消失,国君也失去了从湖里获取财富的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的行为是短视的,最终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因此,《竭泽而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只考虑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的行为。
竭泽而渔——一个关于短视与长远智慧的典故
“竭泽而渔”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警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生态的平衡。
成语的起源
“竭泽而渔”的典故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义赏》。据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与楚国对峙,晋文公询问谋士狐偃如何战胜强大的楚军。狐偃建议用欺骗的方法,而雍季则认为这种做法只是短期的利益,长远来看并不可取。他用“竭泽而渔”的比喻来说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
成语的含义
成语“竭泽而渔”的字面意思是抽干池塘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典故的故事
在《吕氏春秋》中,雍季的话是这样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现在把池塘的水抽干来捕鱼,虽然可以短期内获得很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如果现在把树林烧光来打猎,虽然可以短期内获得很多野兽,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雍季通过这个比喻,告诫人们要珍惜资源,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成语的启示
“竭泽而渔”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注重长远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现代社会,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例如,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只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成语的运用
成语“竭泽而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经常听到“不能竭泽而渔,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强调“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在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长远利益。
总之,“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生态的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