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的典故出自《论语·里仁》,原句是“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当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内没有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为准则,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
“如丧考妣”是这句话的简化表达,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父母去世后,仍然保持着对父母的敬重和忠诚,遵守他们的教诲和遗愿。这个典故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子女应该继承和延续父母的优良品质和传统,以示对父母的尊敬和怀念。
如丧考妣——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成语“如丧考妣”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人极度悲伤和着急的情绪,如同失去了父母一般。这个成语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
成语“如丧考妣”最早见于《尚书·舜典》。据《尚书》记载,舜帝在位二十八年,尧帝去世后,舜帝继位。在尧帝去世的那一天,百姓们如同失去了父母一般,悲痛欲绝。舜帝为了表达对尧帝的哀思,下令全国停止娱乐活动,以示哀悼。这一情景被后世用“如丧考妣”来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绪。
关于“如丧考妣”的典故,还有一个与孟子有关的传说。战国时期,鲁国人蒙丘向孟子请教关于舜帝的问题。孟子回答说,尧帝在位时,舜帝辅佐他处理政务,尧帝去世后,舜帝继位,百姓们如同失去了父母一样悲痛。舜帝为了表达对尧帝的哀思,服丧三年,停止娱乐,以此来表达对尧帝的尊敬和怀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丧考妣”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从最初的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绪,到后来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因为某些事情而过度悲伤,甚至显得有些夸张和不理智。
(1)听说儿子犯了案,他立即如丧考妣。
(2)你只不过被偷了一部电脑,何必哭得如丧考妣般呢?
(3)赞同前一位大哥说的日本地震,我们必须要如丧考妣吗?
“如丧考妣”这个成语虽然多用于贬义,但它的本意仍然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怀念。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成语“如丧考妣”源于古代,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既要避免过度悲伤,也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