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指失掌》的典故,惜指失掌——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09:19:15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惜指失掌》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因为过于珍惜自己的手指而最终失去了整个手掌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用来比喻因小失大,或者为了保住眼前的小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故事的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天,一只猴子在森林里玩耍时,不小心将手指卡在了树缝里。猴子非常害怕手指会被夹断,于是它拼命地挣扎,试图将手指抽出来。无论它怎么努力,手指都无法从树缝中拔出。

就在这时,一只老鹰从天空中飞过,看到了这只被困的猴子。老鹰想趁机捉住猴子,于是它飞了下来,用爪子抓住了猴子的头。猴子害怕极了,它挣扎着想要逃脱,但老鹰的爪子非常有力,猴子根本无法挣脱。

猴子心想:“如果我能把手指从树缝中拔出来,就可以用手指去抓老鹰的羽毛,这样我就能逃脱了。”于是,猴子更加用力地挣扎,但手指仍然无法拔出。猴子被老鹰抓走了,它失去了整个手掌,也失去了生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保住眼前的小利益,我们可能会失去更大的利益。因此,在做出决策时,我们应该权衡利弊,不要因小失大。

惜指失掌——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惜指失掌”源于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它生动地描绘了因小失大的道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故事背景

南朝时期,阮佃夫是宋明帝刘彧的心腹,掌握朝政大权。他的奴仆都得到了官职,享受着丰厚的待遇。阮佃夫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指头,失去了整个手掌的权力。

故事发生

庐江人何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爱妓张耀华,何恢对她宠爱有加。后来,何恢被任命为广州刺史,即将赴任。在临行前,他邀请阮佃夫喝酒,并设宴款待。宴会上,何恢频繁向阮佃夫夸耀张耀华的美貌,并表示这个女子不可多得。

阮佃夫的失态

阮佃夫看到张耀华的美貌后,非常喜欢,多次要求何恢转让给她。何恢却坚决不肯,他说:“恢可以得到,这个人不可得也。”这句话激怒了阮佃夫,他拂袖而去,并在出门时说:“这不是因爱惜手指而失掉手掌吗?”

成语的由来

阮佃夫的这句话“惜指失掌”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因为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去了整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成语的影响

成语“惜指失掌”不仅揭示了因小失大的道理,还警示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懂得权衡利弊,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忽视了大局。

成语的传承

经过历史的沉淀,成语“惜指失掌”已经成为了汉语成语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还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语“惜指失掌”虽然源于古代,但其蕴含的道理却具有普遍性。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成语中汲取智慧,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把握住大局,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