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恶如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典故的大致内容是: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名叫伯宗的大臣,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妻子。伯宗每次上朝回来,都要把朝廷上的事情告诉妻子,妻子总会给他一些明智的建议。后来,伯宗在朝廷上因为直谏被杀,伯宗的妻子带着儿子逃到了娘家,并告诫儿子说:“伯宗是死了,你一定要记住他的教训,要像他一样嫉恶如仇,不要怕得罪权贵。”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形容对坏人坏事非常憎恨的态度。
嫉恶如仇——成语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嫉恶如仇”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一个人对坏人坏事的态度如同对待仇敌一般憎恨。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正义与邪恶的鲜明立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正义、嫉恶如仇的传统美德。
成语出处
“嫉恶如仇”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清·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对邪恶的憎恨之情,如同对待仇敌一般。
成语典故
关于“嫉恶如仇”的典故,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出身于皇亲国戚和名门望族,他们依仗贵族身份享有许多特权,生活骄奢淫逸,导致社会风气日益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位名叫傅咸的官员,他为人正派,敢于直言,对邪恶势力嫉恶如仇。
有一次,傅咸了解到各地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他向惠帝陈奏百姓的困境,却遭到惠帝的误解。惠帝不解地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傅咸闻听,啼笑皆非,便将百姓的苦难一一讲述给惠帝听。惠帝听后,觉得傅咸的话很有道理,便表示赞同。
傅咸在任期间,多次弹劾那些挥霍无度、视国法于不顾的大臣,他嫉恶如仇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个故事成为了“嫉恶如仇”这个成语的典故。
成语内涵
“嫉恶如仇”这个成语,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面对邪恶势力,我们要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坚决抵制邪恶,维护正义。
在现实生活中,嫉恶如仇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不良风气、违法行为时,要敢于站出来,勇于斗争,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语用法
1. 鲁智深嫉恶如仇,是位行侠仗义的大英雄。(用作谓语)
2. 他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平日嫉恶如仇。(用作定语)
成语“嫉恶如仇”传承了中华民族崇尚正义、嫉恶如仇的传统美德。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