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帚之使》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箕帚,则吾其共之。”这里“箕帚”是古代用来扫除的工具,用箕帚来扫地,是一种低下的劳动,常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
这个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遇到了一个名叫介子推的人。介子推愿意跟随重耳,并表示:“箕帚,则吾其共之。”意思是,如果重耳需要他做最卑贱的劳动,他愿意去做。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介子推却选择了隐居,不愿接受封赏。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愿意为别人做最卑贱的事情,或者形容人甘愿屈居人下,做别人的仆人。
箕帚之使的由来与寓意
箕帚之使,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一、成语的起源
箕帚之使的典故最早见于《韩诗外传》卷九。相传,春秋时期,楚庄王欲聘请北郭先生为相,派使者带着百斤黄金前往。北郭先生在接见使者时,表示自己家中有一位“箕帚之使”,需要先与她商议此事。这里的“箕帚之使”指的是他的妻子。
二、成语的含义
箕帚之使,字面意思是指拿着箕和帚的人,用来供人扫除。在成语中,它借指妻子,表示对妻子的谦称。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尊重和敬爱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视。
三、成语的寓意
箕帚之使的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家庭伦理观念,还蕴含着以下几层寓意:
尊重妻子:在古代中国,夫妻关系被视为家庭的核心。箕帚之使的典故,体现了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敬爱,强调了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
重视家庭伦理:成语中的“箕帚之使”代表了家庭中的妻子角色,强调了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国,家庭伦理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谦逊有礼:北郭先生在接见使者时,首先提到的是自己的妻子,这体现了他谦逊有礼的品格。成语中的“箕帚之使”也寓意着人们在面对权贵时,应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四、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箕帚之使的用法逐渐演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箕帚之使常常被用来形容贤妻良母的形象,以及表达对妻子的敬爱之情。在现代汉语中,箕帚之使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述夫妻关系和家庭伦理方面。
箕帚之使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典故,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视,还传达了尊重妻子、重视家庭伦理、谦逊有礼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箕帚之使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