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面相觑》的典故,面面相觑——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14:04:07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面面相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

典故背景是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晋国的大将韩简在战场上被秦军俘虏。秦穆公问韩简:“晋国和秦国打仗,晋国经常失败,是什么原因?”韩简回答说:“我听说,开始时晋国强大,后来秦国强大,现在晋国弱小,秦国强大。开始时晋国轻视秦国,后来秦国轻视晋国,现在晋国害怕秦国。轻视别人的人就会骄傲,害怕别人的人就会谨慎。骄傲的人轻敌,谨慎的人防备,因此晋国经常失败。”

秦穆公听后,脸色大变,和旁边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应对。从此,“面面相觑”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的情景。

面面相觑——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面面相觑”源于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故事。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人们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心理状态,也体现了我国古代成语的智慧和魅力。

成语的出处——《续传灯录》

“面面相觑”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释惟白的《续传灯录》第六卷。在书中,有僧人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父回答说:“毕钵岩中面面相觑。”这里的“面面相觑”原本是形容人们在佛说法场合中相互对视,不知所措的样子。

成语的典故——三国甘宁劫曹营

除了《续传灯录》中的记载,成语“面面相觑”还有另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与东吴名将甘宁有关。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中,甘宁向孙权请缨,带兵偷袭曹军。当甘宁提出这个计划时,他的部下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面面相觑”这一成语的生动场景。

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面相觑”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相互对视,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形容人们因惊惧、紧张、尴尬或束手无策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或尴尬局面时的心理状态。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面面相觑”的近义词有“瞠目结舌”、“目目相觑”、“面面相看”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含义。而其反义词则是“从容不迫”,表示在面对困境时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

成语的用法与例句

1. 经理发了很大的火,弄得职工们面面相觑。

2. 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3. 听到他这番告白后,大伙儿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应对才好。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面面相觑”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人际关系的关注,以及对心理状态的深刻洞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这时“面面相觑”这个成语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成语“面面相觑”作为我国古代成语的瑰宝,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故事。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演变、用法等,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我国成语的魅力,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成语,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