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齿徒增》的典故,马齿徒增——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09:21:51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马齿徒增》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它的典故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有关。

当时,重耳在逃亡途中,曾经过郑国。郑国的国君郑文公对重耳并不友好,没有礼遇他。重耳感到非常愤怒,于是他对郑文公说:“我年纪已经很大了,马齿徒增,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你这样对待我,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重耳年纪已经很大,但他的牙齿还在不断地生长,就像马的牙齿一样。这是在讽刺郑文公的无礼和短视,同时也表达了重耳对自己的失望和无奈。

后来,“马齿徒增”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年纪大了,但并没有什么成就或进步,也用来讽刺那些年纪大却没有什么作为的人。

马齿徒增——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马齿徒增”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典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成语的由来

“马齿徒增”这个成语出自《谷梁传·僖公二年》。故事发生在周惠王十九年(前658年),当时晋献公想吞并虢国,但苦于没有直达的路。晋国大夫荀息提出了一个计策,即用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虞国借道。晋献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忍痛割爱拿出了宝物。

二、故事的发展

晋国轻而易举地灭了虢国,荀息又建议晋献公灭掉虞国,夺回宝物。晋献公派荀息前往虞国,荀息带着宝物来到献公面前,说:“玉还是原来的玉,只是骏马多长了几颗牙齿。”这句话后来被演绎成“马齿徒增”这个成语。

三、成语的含义

成语“马齿徒增”原本是指马的年龄可以通过牙齿来判断,后来引申为比喻人虚度年华,学业或事业没有成就。这个成语多用作自谦之词,表达自己虽然年纪增长,但成就有限,感到惭愧。

四、成语的用法

1. 我已经年过四十,但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真是马齿徒增啊!(作宾语)

2. 这个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真是后生可畏。(作定语)

3. 马齿徒增,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作状语)

五、成语的启示

成语“马齿徒增”告诉我们,时间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因为虚度年华而感到惭愧,要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

成语“马齿徒增”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