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唾手可得》的典故,唾手可得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6 06:48:31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唾手可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非常容易得到,比喻事情很容易办成。它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公元前599年,楚国和晋国在邲(今河南荥阳北)交战,晋国大败。战后,晋国大夫范文子对晋厉公说:“君王何不趁机进攻楚国?现在楚国就像人的唾沫手一抹就能得到一样。”晋厉公没有采纳范文子的建议,结果楚国逐渐强大起来,晋国却衰落了。

后来,“唾手可得”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办成。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对待每一件事情,不要轻视困难,也不要过于自信,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唾手可得的由来与典故

“唾手可得”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典故。

成语的起源

“唾手可得”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晋代司马彪的《九州春秋》。据《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公孙瓚》李贤注引,公孙瓚曾言:“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这里的“唾掌而决”就是“唾手可得”的原始形态,意指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典故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公孙瓚是辽东令支人,字伯珪,曾任辽东国长史,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为奋武将军,封爵蓟侯。后来,他与袁绍争夺冀州,但由于自恃才力,个性贪暴,导致百姓将士离心离德。最终,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孙瓚被袁绍所败,自焚而死。

典故的寓意

公孙瓚曾自信地说:“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这句话反映了他的自负和轻敌。他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平定天下就像唾手可得一样容易。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取得都需要付出努力,不能轻视任何对手,也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唾手可得”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得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这个机会唾手可得。”意思是说,这个机会很容易得到,不用费太多力气。

成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唾手可得”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用以表达作者对事物易得性的看法。例如,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诗句,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运用了“唾手可得”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易得性的哲理。

总之,“唾手可得”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能轻视任何困难,也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