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典故,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5 22:56:1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典故出自《孝经·谏诤章第十五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责打子女时,如果责打的程度轻,子女应该承受;如果责打的程度重,子女应该逃跑,以避免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儒家认为,子女应该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即使父母有时会犯错,子女也应该尽量忍耐,而不是顶撞或反抗。但是,儒家也认为,父母不应该过度责打子女,因为这样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如果父母责打子女的程度过重,子女应该逃跑,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这个典故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但也提醒人们要理智地处理家庭关系,避免过度责打和反抗。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由来与内涵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蕴含着深厚的道德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孝道的理解,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孝道的实践智慧。

成语的出处与故事背景

成语“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最早见于《孔子家语·六本》。据传,春秋时期,舜帝对待父亲的责罚,总是能够做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既不违背孝道,又能够避免父亲陷入不义之境。

曾参与孔子的对话

在《论语》中,曾参与孔子的对话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醒来后却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认为曾参的行为不仅不孝,还可能使父亲陷入不义。孔子教导曾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意在告诉他在面对父亲的责罚时,要懂得区分轻重,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成语的道德内涵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一成语,强调了在孝道实践中,要懂得适度与变通。在面对父母的责罚时,如果责罚轻微,可以接受,以示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如果责罚过重,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应当选择离开,以保护自己和父母。

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孝道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一成语所蕴含的道德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时,要懂得尊重和理解,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成语的启示与借鉴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一成语,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

在家庭关系中,要懂得尊重和理解,避免因一时的矛盾而伤害彼此的感情。

在处理冲突时,要懂得适度与变通,避免因固执己见而激化矛盾。

在关爱他人时,要懂得关心对方的感受,避免因过度的关爱而造成对方的负担。

总之,“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古代孝道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人际关系的启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成语所蕴含的道德智慧,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