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甚了了》的典故,不甚了了——孔融的机智与陈韪的尴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5 22:23:03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不甚了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事情不太明白,不太清楚。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东晋时,王导、谢安、顾和、周顗等人一起在太极殿前,边走边讨论一些问题。他们谈论到《左传》中的“管蔡之兴,实赖周公”这句话。周顗说:“知其不可,则思变。”意思是说,如果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可行,就应该考虑改变。王导则接着说:“所以用之,是先帝的意思。”意思是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是先帝的意思。这时,谢安说:“有了周公,不甚了了。”意思是说,虽然有了周公,但情况仍然不是十分清楚。

后来,人们用“不甚了了”这个成语来形容对事情不太明白,不太清楚。

不甚了了——孔融的机智与陈韪的尴尬

“不甚了了”这个成语,源自东汉末年的一段有趣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孔融的机智,也揭示了陈韪的尴尬,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孔融的拜访与守门人的误会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官员,他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一个名叫孔融的10岁孩子,却偏要见见李膺。由于孔融声称自己是李膺的亲戚,守门人信以为真,便将他带入太守府。

孔融与李膺的对话

李膺并不认识孔融,便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机智地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吗?”李膺的宾客们对孔融的才思敏捷和善于讲话感到惊奇,只有大夫陈韪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的反驳与陈韪的尴尬

孔融立刻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您小时候聪明,那么长大后必定更加出色。陈韪被孔融的机智所窘,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个故事传为佳话,成为了“不甚了了”这个成语的由来。

成语的演变与释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甚了了”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出不同的含义。在汉语词典中,它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 不大明白事理。

2. 泛指不大清楚。

3. 形容对事情不太清楚。

成语的出处与示例

《北齐书·永安王浚传》:“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夷坚丁志·黄州野人》:“初不甚了了,养之数日,始能言,乃实人也。”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闻阁上有人絮语,似是论诗,窃讶此间少文士,那得有此,因谛听之,终不甚了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七回:“我回家去了三年,外面的事情,不甚了了。”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成语“不甚了了”的近义词有“雾里看花”、“茫然不解”、“不知所以”等;反义词则有“明察秋毫”、“了如指掌”等。

成语“不甚了了”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要轻易下结论。同时,也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从中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