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破心寒》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非常害怕或恐惧。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大军被周瑜和刘备的联军打败,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逃回北方。在逃跑的过程中,曹操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其中有一次,曹操的船队在一条狭窄的河流中行驶,突然遇到了一股强风,船队被吹得东倒西歪,曹操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纷纷跳水逃生。曹操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愤怒,他拔出宝剑,砍断了自己的胡须,然后大声喊道:“我曹操在此,谁敢逃跑!”士兵们看到曹操如此勇敢,都纷纷停止了逃跑,重新回到了船上。
后来,曹操的船队终于逃出了险境,但是曹操却因为这次失败而非常沮丧和恐惧。他感叹道:“赤壁之战,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我本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但是却被他们联手打败了。我现在已经胆破心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从此以后,“胆破心寒”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惧的心情。
胆破心寒——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胆破心寒”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用以形容人因恐惧而极度惊慌失措的状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成语起源
“胆破心寒”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初年的名将韩信。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胸怀大志,渴望出人头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因为出身低微,常常受到他人的歧视和排挤。
二、韩信的故事
有一次,韩信在市场上闲逛,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卖鱼。韩信心生怜悯,便买下了一条鱼送给老妇人。老妇人感激不已,对韩信说:“公子,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但不知你是否愿意听?”韩信点头答应。老妇人便说:“公子,你将来必成大器,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勇敢的心。”
这句话让韩信深受触动,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失去勇气。不久之后,韩信因为一件小事被当地豪强陷害,被投入监狱。在狱中,韩信遭受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因为他知道,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三、成语的含义
在《史记》中,当韩信被释放后,他感慨万分,对身边的人说:“吾今得脱于虎口,真乃胆破心寒也。”这里的“胆破心寒”就是形容他在狱中经历了极大的恐惧和痛苦,以至于他的胆量和信心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后来,“胆破心寒”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绝望的情况下,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四、成语的影响
“胆破心寒”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成为了形容恐惧的经典用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恐惧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勇气。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面对,不要被恐惧所吞噬,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成语的传承
“胆破心寒”这个成语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汉语成语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在中国大陆广泛流传,也在海外华人社区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这个成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胆破心寒”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恐惧,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个成语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