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和大齐政权的建立者。他出身于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但成年后屡试不第。
黄巢的起义背景是唐朝末年,盐税特别重,加上奸商抬高盐价,百姓买不起盐,只好淡食。乾符二年(875年),关东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税服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在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多次武装冲突。
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后,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此后,黄巢率军转战江西、浙西、浙东、福建、岭南、湖南、湖北等多个地区。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不久后长安被唐军包围,物资供应困难,883年黄巢退出长安。
黄巢起义从乾符二年(875年)至中和四年(884年),历时九年,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激化了唐王朝内部争斗,打破了世族门阀制度,对后世农民战争有深远影响
冲天大将军黄巢: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黄巢,唐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被誉为“冲天大将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盐商之子到起义军领袖,再到建立大齐政权,黄巢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身与早年经历

黄巢出生于唐懿宗时期,祖籍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他出身于一个盐商家庭,自幼聪颖,粗通文墨,少有诗才。成年后屡试不第,仕途无望,使得他对唐朝的腐败和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起义的导火索

乾符二年(875年),关东发生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王仙芝率领盗匪起事,黄巢在此时也聚集了一群亡命之徒,响应王仙芝的起义。乾符四年(877年),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标志着他正式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冲天大将军的崛起
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败牺牲,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号令起义军。他率领起义军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880年)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黄巢起义的影响
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使得唐朝的统治更加摇摇欲坠。起义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黄巢起义也促使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赋税等。
黄巢的失败与结局
由于黄巢义军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没有乘胜追击,没有制定正确的政治、经济、军事政策,致使唐王朝调集各路军马,包围长安。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黄巢的历史评价
黄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领导的起义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推动了唐朝的灭亡;另一方面,他的起义也促使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于黄巢的评价,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黄巢的遗产
黄巢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起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平等的象征。同时,黄巢起义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后世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