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善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善于谋划并且能够果断地做出决策。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其中记载了郭嘉在曹操麾下担任谋士时,他凭借卓越的谋略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帮助曹操在多次战役中取得胜利。
具体来说,郭嘉在官渡之战中,提出了“十胜十败”的策略,为曹操提供了详细的战略指导。在赤壁之战前,郭嘉又提出了“先取荆州,再取江东”的战略,但曹操没有采纳。如果曹操当时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历史可能会改写。
郭嘉的谋略和果断,使他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之一。他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好谋善断”这一成语的典故来源。
好谋善断的典故起源
“好谋善断”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成语的典故,用以形容人善于策划和决断。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了西汉初年名将韩信的一段故事。
韩信的智谋与决断
韩信,字信,淮阴人,西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善于谋略。在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因才华出众而被刘邦赏识,被封为齐王。
据《史记》记载,韩信在担任齐王期间,面对周边诸侯的威胁,他不仅善于策划,而且能够果断决策。一次,韩信得知赵国将领陈余与燕国将领张耳有矛盾,便趁机策划了一场巧妙的计谋。
楚汉争霸中的关键一役
当时,赵国与燕国相邻,两国关系紧张。韩信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利用这一矛盾,先攻打赵国。他派遣使者向赵国提出和亲的要求,赵王陈余欣然同意。韩信在使者回程时,暗中派遣精兵跟随,待赵国使者回国后,韩信便发动了对赵国的突然袭击。
这一计谋使得赵国措手不及,韩信的军队迅速占领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随后,韩信又利用同样的策略,攻打燕国,最终成功地将燕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好谋善断的成语流传
韩信的这一系列智谋和果断的决策,使得他在楚汉争霸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而“好谋善断”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
成语“好谋善断”中的“好谋”指的是善于策划,而“善断”则是指能够果断决策。这个成语不仅用来形容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才能,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用来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深思熟虑、果断行事的人。
好谋善断的当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好谋善断的品质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国家治理还是个人生活中,都需要具备这种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谋略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才能带领团队或国家走向成功。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个人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和困境,具备好谋善断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个人价值。
总之,“好谋善断”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英雄韩信的赞誉,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在追求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韩信的智谋和决断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