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前绝后》的典故,成语典故《空前绝后》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4 18:55:29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空前绝后》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献帝纪》中的记载,原文是“又使皇甫嵩追操,操至河上,追兵弗及,时谓之‘官渡之战’。”这里的“官渡之战”是指东汉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由曹操领导的军队与袁绍领导的军队在官渡地区展开的决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他在北方地区的统治地位。

“空前绝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事物在历史上独一无二,没有先例,也没有后来的同类事物能够与之相比。在《后汉书》的记载中,虽然“官渡之战”本身并没有直接使用“空前绝后”这个词语,但这场战役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后人常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它。

需要注意的是,“空前绝后”这个成语在后世的使用中,有时也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些非常独特、罕见的事物或事件,并不一定局限于历史事件。

成语典故《空前绝后》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空前绝后”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某种成就或事物独一无二,超越古今,无与伦比。这个成语的典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将详细解析其来源和意义。

成语典故的出处

“空前绝后”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宣和画谱》。在这部画谱中,记载了三位著名画家的绘画技艺,分别是晋代的顾恺之、南朝梁代的张僧繇和唐代的吴道子。

顾恺之的“才绝”

顾恺之,晋代著名画家,被誉为“才绝”。他的绘画技艺非常高超,尤其擅长人物画。据传,他在画人物时,从不先点眼珠,而是等到画完整个人物后再点眼珠。他认为,人物传神之处,正在眼珠之中。这种独特的绘画技巧,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张僧繇的“画绝”

张僧繇,南朝梁代著名画家,以“画绝”著称。他的绘画技艺同样精湛,尤其擅长山水、人物和佛像。传说他在画龙时,因为担心龙飞走,所以没有给龙点上眼睛。结果,画中的龙真的飞走了。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张僧繇的绘画技艺之高超。

吴道子的“痴绝”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集绘画、书法之大成,被誉为“痴绝”。他的山水、佛像画闻名当时,且写得一手好字。据传,他曾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一天就画好了几百里山水。他的地狱变相图更是让人看过后弃恶从善。

成语“空前绝后”的引申

由于这三位画家的绘画技艺在当时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后人便将他们的成就称为“空前绝后”。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运用,不仅限于绘画领域,还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卓越成就。

成语“空前绝后”的内涵

成语“空前绝后”不仅是对某种成就的高度赞誉,还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它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能够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的传奇。

成语“空前绝后”的当代意义

在当代社会,成语“空前绝后”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鼓励我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传承文化,让“空前绝后”的成就得以延续。

成语“空前绝后”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古代艺术家的高度赞誉,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肯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