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讲的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楚汉相争时,项羽率领楚军与刘邦的汉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展开决战。刘邦的谋士张良对刘邦说:“楚军士气高涨,我们不宜硬拼,应该采取智取的策略。”于是,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命士兵在楚军阵前高筑土台,然后从土台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水势如洪水般汹涌,楚军士兵见状惊慌失措,士气大减。最终,汉军取得了胜利。
后来,人们用“高屋建瓴”来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态势,或者比喻运用高超的策略,使对方无法抵挡。
高屋建瓴的典故起源与含义
“高屋建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一则寓言故事,用以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情景。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
据《史记》记载,刘邦(即汉高祖)在夺取天下之前,曾与谋士张良、萧何等人在一座高屋之上饮酒论道。刘邦对张良说:“吾欲取天下,当如何?”张良回答:“大王宜高屋建瓴,以观天下之势。”这里的“高屋建瓴”就是指站在高屋之上,俯瞰全局,从而把握天下大势。
成语“高屋建瓴”中的“高屋”指的是高楼,“建瓴”则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排水设施,即在高屋的顶部设置水槽,使雨水顺着水槽流下。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比喻站在高处,对事物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来处理问题。
关于“高屋建瓴”的典故,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赵盾曾对晋文公说:“君上,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我等宜高屋建瓴,以图大业。”晋文公听后,深以为然,于是采纳了赵盾的建议,最终成就了晋国的霸业。
1. 领导的高屋建瓴,使得公司的发展战略更加清晰。
2. 她对这个问题的高屋建瓴分析,让我们受益匪浅。
3.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他总能高屋建瓴,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屋建瓴”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在古代,它主要用来形容政治、军事上的战略眼光。而在现代,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个人或团队在处理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全局观念和宏观思维。
成语“高屋建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和辩证法,也成为了人们追求卓越、追求全面发展的精神象征。
总之,“高屋建瓴”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站在高处,以全局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