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下之盟》的典故,城下之盟的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4 11:42:35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城下之盟》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是:“许男请割地以与师,大子止之曰:‘不可。晋不兵甲,何以当之?’使竖勿敢言。许子以大夫与师。王师克巩,班师而还。至许,大子止之曰:‘唯君命所令。’大夫入,赋《采薇》之四章。大夫以王命命采,赋《新宫》。献于王,王以命伐许,至城下而还。诸侯闻之,曰:‘许君是也,既受盟矣,而又伐之。’王曰:‘非也。吾与许君盟,而彼不修贡,故吾伐之。’诸侯曰:‘向者王命伐许,今至城下而还,何也?’王曰:‘吾与许君盟,而彼不修贡,故吾伐之。’诸侯闻之,乃曰:‘许君是也,既受盟矣,而又伐之。’王曰:‘非也。吾与许君盟,而彼不修贡,故吾伐之。’”

这个典故描述了春秋时期,许国国君为了求得周王的保护,与周王结盟,并割让了一部分土地给周王。许国国君并没有按照盟约的规定向周王进贡,因此周王再次出兵攻打许国,但这次并没有攻破许国的城池,而是到了城下就撤军了。诸侯们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许国国君是守信用的,既然已经结盟,就不应该再攻打许国。周王则解释说,之所以再次出兵,是因为许国国君没有履行盟约的规定,没有向周王进贡。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被迫签订的条约,也比喻在不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合约。

城下之盟的典故起源

“城下之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起源于春秋时期。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晋文公与楚成王之间的一次外交事件,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

背景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都是中原地区的强国。晋文公即位后,积极扩张领土,与楚国的关系日益紧张。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楚成王在城濮(今河南省滑县)展开了一场决战。

城下之盟的形成

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军队在晋文公的英明领导下,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最终大败楚军。晋文公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与楚成王进行和谈。在楚军撤退至城下时,晋文公与楚成王达成了一项协议,即“城下之盟”。

盟约内容

城下之盟的具体内容已不可考,但根据史书记载,晋楚两国在盟约中约定了以下事项:

晋楚两国互不侵犯,保持和平共处。

晋国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楚国则承认晋国的势力范围。

两国在边境地区设立互市,促进贸易往来。

城下之盟的影响

城下之盟虽然暂时缓和了晋楚之间的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事实上,这一盟约只是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暂时妥协。此后,晋楚两国仍然多次发生战争,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走向统一。

城下之盟的启示

城下之盟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首先,它告诉我们,在政治斗争中,实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其次,它揭示了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灵活运用策略和外交手段的重要性。它警示我们,任何盟约都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和平需要建立在实力均衡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城下之盟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典故,不仅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通过对这一典故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