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媚取容”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巧黠谄媚以取悦于人。这个成语出自唐朝张鷟的《朝野佥载·张岌》。在唐朝武周时期,官场腐败,到处都是巧黠谄媚以取悦于人的现象。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张岌为了取悦武则天的情人薛师和尚,亲自拿着黄绢跟随在薛师之后,遇到薛师要上马时,就匍匐在地当马镫
偷媚取容——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偷媚取容”源于古代,用以形容那些巧言令色、曲意逢迎,以博取他人欢心的人。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
一、成语的起源
“偷媚取容”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初年的名将韩信。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顿。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求出路。
二、韩信的遭遇
有一天,韩信在街头遇到一位老妇人,她正在卖鱼。韩信饥饿难耐,便向老妇人乞讨。老妇人见韩信可怜,便给了他一些鱼。韩信感激涕零,想要报答老妇人。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才艺来取悦老妇人。
韩信擅长吹箫,于是他站在街头,吹起了一曲悠扬的箫声。箫声传遍了整个街头,引来了许多行人。人们都被韩信的箫声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老妇人却无动于衷,依然低头卖鱼。韩信见状,心生一计,他开始偷媚取容,试图引起老妇人的注意。
三、偷媚取容的后果
韩信的偷媚取容并没有得到老妇人的青睐,反而引起了周围人的嘲笑。老妇人见状,不禁感叹:“韩信啊韩信,你这是何苦呢?我卖鱼为生,你却在这里偷媚取容,岂不是自取其辱?”
韩信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自己过于追求虚荣,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从此,韩信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有才华、有品德的人。
四、成语的传承
“偷媚取容”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一个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虚荣的典故。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是靠偷媚取容,而是靠自己的才华和品德。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待人,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失去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语“偷媚取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才华和品德,不要为了虚荣而迷失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