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是一句古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它的原意是指十只羊由九个牧羊人放牧,比喻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这句话常用来批评那些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职责不清的现象。
在历史上,这个典故可能源于某个具体的政治或社会事件,但在后来的使用中,它已经成为一个泛指的概念,用来形容各种形式的混乱和低效管理。在现代社会,这个典故仍然被广泛使用,用来批评那些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混乱的机构或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典故并不是一个正面评价,而是用来指出问题的。因此,在使用这个典故时,应该谨慎考虑语境和表达方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十羊九牧——一个揭示官民比例失调的典故
十羊九牧,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它不仅揭示了官民比例失调的问题,还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管理的弊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典故的由来和意义。
一、典故的起源
十羊九牧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当时有一位名叫杨尚希的官员,他在北周的明帝、武帝、宣帝三朝都担任过重要职务。隋文帝灭掉北周后,杨尚希对隋文帝忠心耿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二、典故的背景
隋文帝为了恢复汉制,改变北周鲜卑族政权的统治办法,重新划分了行政区域,设立了州郡。隋朝设立的州郡数目比秦汉时期多了一倍,有些地方甚至方圆不到100里就设有几个县,不满1000户人家的小地方却要分属两个郡来管辖。这样的行政布局导致官府机构增多,官员和吏卒成倍增加,各种州郡制度名目繁多,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典故的内容
杨尚希对这种状况深为忧虑,他向隋文帝报告了自己的意见:“这种州郡过多的情况好比十羊九牧,完全没有必要。当务之急是把重要的州郡保留下来,闲置的州郡撤并掉。这样对国家来说,地域、人口还是这么多,每年的租调、粮食、布匹等项收入,不会减少,而开支却可以大大节省。并且还可以把能派上用场的贤才能人,安排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办事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四、典故的意义
十羊九牧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它揭示了古代社会官民比例失调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警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要注重优化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出现官民比例失调的现象。
五、典故的启示
十羊九牧的典故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优化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官民比例失调。
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政府权力的合理行使。
关注民生,减轻民众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