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豕涉河》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文是:“郑人谓秦伯曰:‘吾怨其君而德其民,今吾将伐之,何如?’秦伯曰:‘不可。夫三豕涉河,一豕负二豕而渡。吾闻之,一豕负二豕,其力倍也。’”这个典故描述了郑国人想要讨伐秦国的情景,而秦伯则用“三豕涉河”的故事来劝阻他们。
在这个故事中,“三豕涉河”指的是三头猪一起渡河,其中一头猪背负着另外两头猪过河。秦伯以此来比喻郑国如果攻打秦国,将会遇到强大的抵抗,因为秦国的人民会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这个故事强调了团结的力量,即“一豕负二豕,其力倍也”,意思是团结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因此,“三豕涉河”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或挑战。
三豕涉河——一则揭示文字讹误的成语典故
成语“三豕涉河”源于《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它不仅揭示了古代文字的讹误,还反映了人们对历史记载的严谨态度。
故事背景
在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子夏前往晋国,途中经过卫国。在卫国,子夏听到了一个读史者在讲述历史故事,其中提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三豕涉河”的说法不合常理,因为猪并不会涉水过河。他认为这可能是文字上的错误。
子夏的推断
子夏根据自己对天干地支的了解,认为“三豕涉河”中的“三”字可能是“己”字的误写。因为“己”字与“三”字形相近,而“亥”字与“豕”字形相似,所以可能是读史者将“己亥涉河”误读为“三豕涉河”。
验证与纠正
子夏到达晋国后,向当地人士询问此事,果然得到了证实。原来,晋国军队确实是在己亥这一天渡过黄河,而不是三只猪涉河。这一发现纠正了流传已久的错误记载。
成语的流传
后来,这个故事被收录在《吕氏春秋》中,并逐渐演变成成语“三豕涉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字上的错误,尤其是那些看似荒谬、不合常理的错误。
成语的意义
成语“三豕涉河”不仅揭示了古代文字讹误的普遍性,还提醒我们在阅读和传播历史文献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避免以讹传讹。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文字记载的尊重。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成语“三豕涉河”依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用于批评那些明显的文字错误,还用来讽刺那些荒谬的言论或行为。例如,当有人提出一个明显不符合逻辑的观点时,人们可能会用“这就像三豕涉河一样荒谬”来回应。
成语“三豕涉河”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典故,但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却十分丰富。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严谨对待文字和事实,以免陷入错误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