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了了》的典故,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成语“小时了了”的典故解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3 19:24:04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时了了》是一句成语,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成语的原句是“孔融小时了了,大来未必佳。”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关于孔融小时候的一件事。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小时候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到邻居李膺家去做客。李膺是当时的一位名士,他家的门槛很高,只有名士和有学问的人才能进去。孔融到了门口,门卫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孔融回答说:“我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门卫一听,就把他放了进去。

孔融进了李膺家,看到里面有很多名士和有学问的人。他很快就和他们聊了起来,而且聊得非常投机。李膺问他:“你今年多大了?”孔融回答说:“我今年八岁了。”李膺又问:“你这么小,怎么就能和这么多名士和有学问的人聊得这么投机呢?”孔融回答说:“我小时候就喜欢读书,所以知道很多知识。”

李膺听了孔融的回答,非常惊讶,觉得他非常聪明。但是,李膺的妻子却对孔融说:“小时了了,大来未必佳。”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聪明,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孔融听了这句话,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回答说:“我小时候虽然聪明,但是长大后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小时候聪明,只是说明他有天赋,但是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还需要后天的努力。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成语“小时了了”的典故解析

成语“小时了了”源自《世说新语》,用以形容一个人小时候聪明伶俐,但长大后未必有出色的成就。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提醒人们不能仅凭小时候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未来。

典故来源

“小时了了”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期,王导与谢安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论诗文。有一天,王导对谢安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能有所作为。

成语寓意

“小时了了”这个成语寓意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不完全取决于小时候的表现。有时候,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平庸。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小时候表现来评价他的未来。

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智力,还需要努力、机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小时候聪明的人,如果能够保持勤奋,抓住机遇,也有可能取得成功。

历史人物与“小时了了”

在历史上,有许多人物小时候聪明伶俐,但长大后并未取得显著成就。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植,小时候被誉为“神童”,但成年后却因兄弟相争而未能继承皇位。再如,唐代的白居易,小时候聪明过人,但成年后却因官场失意而郁郁不得志。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小时了了”这个成语的真实性。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小时候的聪明才智,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色,但长大后却未能有所作为。这提醒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不能仅仅以孩子的学习成绩或才艺来衡量他们的未来。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等。同时,也要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成功不仅仅是一时的辉煌,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总之,“小时了了”这个成语提醒我们,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小时候表现来判断他的未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作为个人,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成长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