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无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空空洞洞,没有内容,没有东西。多用来比喻文章或言谈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
具体典故如下:
东晋时期,王导(字茂弘,琅邪临沂人)是朝廷重臣,曾任丞相。周顗(字伯仁)是东晋的一位大臣,以谈吐幽默诙谐著称,两人私交甚好。有一次,周伯仁在王导家中做客,两人谈得很投机。王导忘形地把头枕在周伯仁的膝上,指着他的肚子问道:“卿此中何所有?”周伯仁挺了挺身子,摸摸自己的肚子,回答说:“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意思是说他的肚子里面虽然空空洞洞,但却能容纳像王导这样的大臣几百人。王导听后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谈内容空泛,没有实质内容
空洞无物的由来与演变
“空洞无物”这个成语,源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它原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内容空虚,毫无实质性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用以批评言谈、文章或行为缺乏实质和深度。
成语的起源
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王导与周伯仁关系甚好。一次,王导枕在周伯仁的膝上,好奇地问:“卿此中何所有?”周伯仁笑着回答:“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肚子虽然空空如也,但足以容纳像王导这样的人物数百人。这里的“空洞无物”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空无所有,而是用来自谦,表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有限。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洞无物”这个成语逐渐从自谦之词演变为批评他人言谈或文章缺乏实质内容的用语。在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此成语来批评那些言之无物、空泛无物的文章。到了现代,这个成语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批评对象内容空洞、缺乏实质的常用语。
成语的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空洞无物”这个成语的用法非常广泛。它可以作为谓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描述言谈、文章、计划、观点等缺乏实质内容的情况。例如:“这篇报告空洞无物,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或者“他的演讲空洞无物,让人感到无聊。”
成语的启示
从“空洞无物”这个成语的由来和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内容的充实,避免言谈或文章空洞无物。其次,在评价他人时,要客观公正,避免使用过于绝对的词语。我们要学会自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总之,“空洞无物”这个成语,从其起源到演变,都体现了人们对内容充实、言辞有物的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内容的实质,避免空洞无物的言谈和文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交流中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