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翼翼》的典故,小心翼翼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3 11:45:0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心翼翼”这一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大明》。在这首诗中,“小心翼翼”用来形容周文王的德行和治理国家时的态度。诗中表达了周文王在处理国事时的谨慎和认真,他不仅关心民众的疾苦,而且在决策时极为慎重,体现了一位明君的典范。

后来,“小心翼翼”这一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人一举一动小心谨慎,不敢疏忽。例如,宋朝时有个名叫贾黄中的人,他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他在任宣州太守时,有一年闹灾荒,百姓饿死不少。贾黄中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体现了他的清廉正直和谨慎小心的态度。

总的来说,“小心翼翼”原指恭敬谨慎的样子,后来多用来形容一举一动小心谨慎,不敢疏忽。

小心翼翼的由来与典故

小心翼翼,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其含义是指做事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疏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典故。

成语出处

小心翼翼这个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这里的“翼翼”指的是严肃谨慎的样子。文王是周朝的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对待国家大事总是非常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因此,“小心翼翼”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

成语典故

关于“小心翼翼”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贾黄中的官员,他自幼聪慧,五岁起便开始跟随父亲读书。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贾黄中在十五岁时便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名校书郎。

为官清廉

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他在宣州大守任上时,正值灾荒之年,百姓生活困苦。贾黄中便用自己的家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在金陵任职时,他发现府库内藏有大量金银宝贝,价值连城,他立即上报朝廷,使得这些宝贝得以妥善保管。

谨慎行事

贾黄中在处理事务时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疏忽。他在向宋太宗辞行时,太宗告诫他说:“做事恭谦,小心谨慎,不论是做君的还是做臣的,都要如此。”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小心翼翼的重要性。

典故影响

贾黄中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他的谨慎行事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后来,“小心翼翼”这个成语便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谨慎,不敢有丝毫马虎。

成语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小心翼翼”来形容各种场合下的谨慎行为。例如,在处理重要文件时,我们可以说:“我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这份文件,不能有任何差错。”

小心翼翼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待事物的谨慎态度,也成为了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一种美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小心翼翼的态度,对于避免错误、确保成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