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之德》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未得志时,穷困潦倒,常常在城下钓鱼。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看到韩信饥饿,就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做了楚王,送给漂母千金,报答她的一饭之恩。后世用“一饭之德”指受恩虽小,必报其德。
这个典故讲述了韩信在贫困时受到一位漂母的帮助,并在后来功成名就时回报她的故事。它强调了感恩和知恩图报的重要性,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情也不应该被忘记。这个典故也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善良和感恩的心态,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回报。
一饭之德——范雎的恩怨分明之道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成语“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它源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范雎的恩怨分明之道。
背景介绍——范雎的早年经历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因封地在应城,故又称应侯。他原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在郑安平的帮助下,范雎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一饭之德——恩情的回报
范雎在秦国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范雎掌权后,首先想到的是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范雎变卖家产,尽以自己的努力回报困难的人。其中,有一人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仅以一顿饭的恩情帮助了他。范雎深知这份恩情,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回报,这就是“一饭之德必偿”的由来。
睚眦之怨——仇恨的报复
范雎在魏国时,曾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这段仇恨一直深埋在范雎的心中。当他成为秦国宰相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
范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这种睚眦必报的态度,使得范雎在秦国政坛上声名鹊起。这种报复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范雎心胸狭窄,只知报复,不知宽容。
恩怨分明——范雎的处世之道
范雎的“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体现了他的恩怨分明之道。他认为,对待恩情和仇恨,都应该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这种处世之道,使得范雎在秦国政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范雎的这种态度,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珍惜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同时,对于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有明确的界限,不能让仇恨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范雎的“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它不仅体现了范雎的恩怨分明之道,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对待恩情和仇恨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