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艰难险阻》的典故,艰难险阻——成语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1 10:29:46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艰难险阻”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该成语的原义是指道路行进中的危险、困难、障碍,也借指所经历的艰险。

成语典故的故事背景如下: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重耳亲率大军进攻曹、卫两国。楚成王为了救援曹国,派大将子玉前往。楚成王告诫子玉说,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因此必须小心应对。子玉没有听从楚成王的建议,坚持进攻,结果楚军大败。

此外,“艰难险阻”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危险。例如,长征过程中,红军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展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艰难险阻——成语的起源与内涵

成语“艰难险阻”源于古代汉语,用以形容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危险。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出处——《左传》中的记载

“艰难险阻”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记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这句话出自晋文公对重耳的评价,用以形容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得以返回晋国,成为一代明君的故事。

成语的典故——重耳的流亡生涯

重耳,即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他因宫廷斗争而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期间历经艰险,备尝人间冷暖。在这漫长的流亡生涯中,他不仅经历了政治的起伏,还遭遇了生活的困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权力的渴望。

成语的演变——从历史到日常

随着历史的演变,“艰难险阻”这个成语逐渐从历史文献中走出,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被用来形容政治斗争中的困境,还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人生道路上的挑战和考验。

成语的用法——形容困难的境地

在现代汉语中,“艰难险阻”通常用作宾语、定语,用以形容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境况。例如:“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够克服。”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艰难险阻”的近义词有“荆棘载途”、“千难万险”等,都表示困难和危险。而它的反义词则是“一帆风顺”、“万事亨通”,表示顺利和顺利无阻。

成语的英译与国际化

在国际交流中,“艰难险阻”可以翻译为“difficulty and hardship”。这个成语的国际化不仅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也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成语的传承与发展

成语“艰难险阻”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斗志,勇往直前。

总之,“艰难险阻”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不屈意志。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个成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