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典故起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1 10:08:22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源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故事背景是赤壁之战,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联军。周瑜和诸葛亮等人分析形势后,认为曹操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并不适应南方的水战环境,特别是曹军士兵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性,而且曹军大营靠近长江,一旦起火,容易形成连锁反应。

周瑜和诸葛亮决定利用这个弱点,策划了一场火攻战。他们需要等待东风来助火势,因为只有东风才能将火势吹向曹操的营地。诸葛亮通过观察天象,预测到了东风即将来临,于是联军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火攻的物资和战术。

最终,东风如期而至,联军点燃了火船,火势迅速蔓延,曹操的军队大败。赤壁之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一个关键的条件或因素。它强调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的重要性。

典故起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曹操率领大军与孙权和刘备联军对峙于长江赤壁一带。

背景介绍

在这次战役中,孙权和刘备联军处于劣势,而曹操的兵力强大。为了改变战局,联军决定采取火攻策略。由于当时正值冬季,盛行西北风,火攻策略的实施面临巨大挑战。如果火攻,风势会将火焰吹向联军,而非敌军。

周瑜的困境

周瑜作为孙权的大将,负责指挥火攻。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发现火攻的关键——东风,却迟迟不来。周瑜焦急万分,甚至病倒床上,无法想出解决办法。

诸葛亮的智慧

此时,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得知周瑜的困境,便前往探望。周瑜不愿透露实情,只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诸葛亮听出其中的暗示,便笑着提出:“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

借东风的策略

诸葛亮深知东风的重要性,便提出了一个巧妙的策略。他利用自己对天文气象的知识,预测到近期会有几天东南风。于是,他写下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十六字箴言,递给了周瑜。

东风的到来

周瑜看到诸葛亮的策略后,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在诸葛亮的指导下,联军最终等到了东风,成功实施了火攻,最终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成语的流传

赤壁之战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它比喻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只差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即可成功。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形容事情即将成功,只差一步之遥的常用语。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信心,抓住关键,最终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