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薪玉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柴米昂贵。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三》。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擅长辩论,凭一张嘴到处游说。他去楚国要求见楚王,但把守宫门的谒者索贿不成,故意陷害他,让他先住三天,并且卖给他的东西特别贵。楚王见苏秦后,谈得非常投机。苏秦说楚国的米像珍珠、柴火像桂木一样贵,意思是楚国的柴米非常昂贵
桂薪玉粒——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桂薪玉粒”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
一、成语的由来
“桂薪玉粒”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三》。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
二、故事背景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擅长辩论,游说各国。他曾在齐国、楚国等地游历,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
三、故事经过
有一次,苏秦来到楚国,希望见到楚王。守门的谒者却故意刁难他,要求他先住三天,期间所卖的东西特别昂贵。苏秦无奈,只得忍受。
三天后,苏秦终于见到了楚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苏秦趁机向楚王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在谈话中,苏秦提到了楚国的物价问题,他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句话,就是“桂薪玉粒”成语的由来。
四、成语的含义
成语“桂薪玉粒”中的“桂薪”,指的是桂木,古代认为桂木是珍贵的木材,因此用桂薪来比喻物价昂贵。而“玉粒”则是指米粒,古代认为米粒是珍贵的粮食,因此用玉粒来比喻物价昂贵。
综合起来,“桂薪玉粒”这个成语,就是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艰难的情况。
五、成语的影响
成语“桂薪玉粒”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用来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的情况。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现实,也成为了后人用来表达对物价上涨、生活压力的感慨。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物价问题,关注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成语“桂薪玉粒”背后,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个成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社会的物价状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成语的魅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成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