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据记载,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崔瀣的读书人,他热衷于功名利禄,总是想方设法向上爬。他有一个朋友名叫崔郾,是当时的一位高官,两人关系非常好。
有一次,崔瀣参加科举考试,他知道崔郾掌握着考试的权力,于是想方设法接近他,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崔瀣每天早早地来到崔郾的府邸,为他开门、关门,做一些杂事,以此来博取他的好感。
考试那天,崔瀣表现得非常出色,崔郾对他也非常满意。但是,当崔瀣看到考试成绩时,却发现他并没有被录取。他非常生气,认为崔郾背叛了他。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来讽刺崔郾,其中有一句是“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来,这句话被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互相勾结、互相利用的人。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像水和水汽一样,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这个成语现在通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这种关系往往是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
沆瀣一气的由来与演变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本文将详细探讨沆瀣一气的由来、演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成语的起源——崔沆与崔瀣的故事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崔沆和崔瀣两位官员因名字中的“沆瀣”二字而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而崔瀣则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考生。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崔瀣高中,按照当时的惯例,他成为了崔沆的学生。
成语的演变——从褒义到贬义
最初,“沆瀣”一词指的是夜间的水汽或露水,并无贬义。随着崔沆和崔瀣的故事流传,人们开始用“沆瀣一气”来形容那些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个成语逐渐从褒义转变为贬义,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贬义词。
成语的典故——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关于沆瀣一气的典故,最早记载于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书中记载了唐僖宗时期,崔沆和崔瀣的故事,以及人们对他们关系的评价。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沆瀣一气”的典故来源。
成语的用法与近义词
在现代社会中,“沆瀣一气”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人。它的用法较为灵活,可以作为谓语、宾语等。与“沆瀣一气”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狼狈为奸”、“同流合污”等,而与之相对的成语则有“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等。
成语的例句
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正是一丘之貉。
他们两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
但一旦出现故障,冷空气热空气就沆瀣一气,集于一处,不冷不热的,弄得我的黄油化了,牛奶臭了,冻起来的蔬菜也烂掉了。
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从其起源到演变,再到现代社会中的运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