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原文如下:
“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品三人,郭泰、范滂、宗慈、贾伟节等,称为三君;次则翊陈蕃、窦武、刘淑、魏朗,称为八俊;次则李膺、杜密、张俭、胡母班、贾彪、范滂、郭泰、何颙、袁隗、岑晊,称为八顾;次则张俭、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称为八及;次则度尚、张邈、王考、刘儒、魏杰、刘瑶、邓盛、裴茂,称为八厨,犹能激扬风俗,为一世所宗。余则流离涂炭,至使奸宄擅权,贤愚倒置,忠良播越,贤佞混淆。是以袁绍作《不宾颂》,崔寔作《政论》,仲长统作《昌言》,虽同日而论,其论则异,言伪而辩,顺非而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故可富贵也。自子夏念《春秋》以明王道,而六经之文被儒者奉为至宝。是以学者赡于议论,锐于辩言,辞锋所向,莫不摧靡;至如张温、皇甫嵩之徒,亦为时论所推,然意存阿附,好为宏议,论者多讥其无骨,故有‘不逞之徒’之号。”
这段话主要描述了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正直的人士被排挤,而一些奸邪之人却掌握了大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正直的人士为了标榜自己,互相给予称号,其中一些被称为“八厨”。这些人虽然能够影响一时的风俗,但由于他们的行为与世俗合污,因此被一些学者称为“不逞之徒”,意指他们虽然能够言辞犀利,但缺乏真正的品德和骨气。
因此,“不逞之徒”这个典故用来形容那些言辞犀利、善于辩论,但缺乏真正品德和骨气的人。
成语典故——《不逞之徒》的由来与含义
成语“不逞之徒”源于我国古代的《左传·襄公十年》,用以形容那些心怀不满,胡作非为的人。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春秋时期郑国政治斗争的故事。
故事背景——郑国政治斗争的序幕
春秋时期,郑国是一个地处中原的小国,国力虽不及大国,但内部政治斗争却异常激烈。当时,郑国的国君郑简公年幼,政权实际上由公子子驷把持。这种局面并未得到朝中其他贵族的认可,他们纷纷对子驷的专权表示不满。
成语典故——不逞之徒的诞生
在郑国政治斗争的背景下,成语“不逞之徒”应运而生。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当时郑国的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四家贵族因不满子驷的专权,联合尉止等一伙心怀不满的人,企图发动政变。他们的计划被子驷提前察觉,最终导致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成语典故——不逞之徒的含义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逞之徒”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最初,它指的是那些因不满而企图推翻政权的人。后来,这个成语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用来形容那些心怀不满,胡作非为的人,如捣乱闹事、犯法作乱等。
成语典故——不逞之徒的警示意义
成语“不逞之徒”不仅揭示了春秋时期郑国政治斗争的残酷,还警示后人要警惕那些心怀不满,企图破坏社会稳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识别和抵制这类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成语典故——不逞之徒的传承与影响
成语“不逞之徒”作为我国古代成语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传承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不良分子破坏社会秩序。
通过以上对成语“不逞之徒”的典故、含义、演变、警示意义以及传承与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抵制不良风气,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