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的典故,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成语背后的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0 21:38:17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是一个中国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逃避自己的罪责,将责任推卸给无辜的人或物。下面是成语的典故: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观射父”的大臣。有一次,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国大败。楚王非常生气,想要找出战败的原因。观射父知道楚王可能会迁怒于他,于是他心生一计。

观射父找到一只老龟,对它说:“你已经被煮了很多次,但总是煮不烂。这次我再次煮你,你一定会烂掉的。”老龟听后,非常害怕,于是请求观射父放过它。观射父答应了,但要求老龟帮助他转移楚王的怒火。

老龟按照观射父的指示,找到一棵枯桑树,告诉楚王:“我在楚国的时候,曾经被煮过很多次,但总是煮不烂。这次我来投奔您,是因为听说您的国家有一棵神奇的枯桑树,能够煮烂任何东西。请您让我在这棵树上煮一煮,看看是否能够烂掉。”

楚王听后,信以为真,于是命令将老龟绑在枯桑树上煮。老龟并没有烂掉,反而将枯桑树煮烂了。楚王非常生气,认为观射父欺骗了他,于是将观射父处死。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告诫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善于反思和自我反省。

故事起源

据《异苑》和《述异记》记载,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有人向孙权献上一只老龟,孙权命令厨师将其煮熟。无论用多少柴火,老龟都煮不烂。孙权因此大怒,责怪厨师技艺不精。

诸葛恪的建议

此时,诸葛恪上前建议说:“既然老龟煮不烂,何不尝试用桑树来煮?”孙权觉得这个建议颇有道理,于是下令砍伐院门外的一棵千年老桑树。结果,用桑树煮老龟,老龟很快就煮烂了。

成语的寓意

这个故事后来被提炼成成语“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用来比喻那些遇到困难时,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将责任推卸给无辜的人。这里的“老龟”象征着那些顽固不化、难以改变的人,而“枯桑”则代表那些无辜受害的人。

成语的哲理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将问题推卸给他人。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分辨是非,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到问题的本质。

成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这个成语运用到各种情境中。比如,在职场中,有些人遇到问题时,不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是将责任推给同事或下属;在家庭生活中,有些人遇到矛盾和冲突,不是主动沟通和解决,而是将责任归咎于配偶或子女。这些行为都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的体现。

成语的启示

成语“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其次,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要学会与人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推卸给他人。

成语“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虽然源于古代寓言,但其蕴含的哲理却具有普遍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成语中汲取智慧,引导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沟通,共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