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意思是: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有出息。
原文如下: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意思是: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膺有很高的名望,担任司隶校尉。到李膺家登门拜访的人,都是才子名流以及李膺的亲戚。孔融到了李膺家,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后,孔融前去看望李膺。李膺问他说:“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不断啊。”李膺和他的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讶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有出息。”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后,感到十分尴尬。
典故探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著名典故,其故事背景和深刻寓意,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典故的起源、发展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典故起源——孔融与陈韪的对话
这一典故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孔融十岁时随父到洛阳拜访名士李元礼。孔融机智过人,以自己与李元礼祖先的师生关系为由,得以进入李府。李元礼及其宾客对孔融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也来到李府,别人将孔融的话转告给他,陈韪便说出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
言外之意——孔融的反讽与陈韪的尴尬
孔融听后,机智地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陈韪小时候一定也很聪明,但现在却显得不够出众。孔融的这一反讽,让陈韪感到非常尴尬。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孔融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
典故寓意——聪明与才华的关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典故,揭示了聪明与才华之间的关系。它告诉我们,虽然小时候聪明伶俐,但并不意味着长大后一定会有出众的才华。聪明只是才华的一部分,而才华的展现还需要后天的努力和积累。
典故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这一典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人在教育子女时,都会引用这一典故来告诫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聪明而骄傲自满,而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这一典故也成为了人们评价一个人才华的重要标准之一。
典故的现实意义——教育观念的反思
在当今社会,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典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既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聪明才智,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典故,不仅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典故,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