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出自《论语·泰伯篇》,原文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到死为止。”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表示为某一事业或目标奋斗终身,直到生命的终结。
死而后已——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更是对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的《后出师表》。诸葛亮在表中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也成为了后人传颂千古的名言。
历史典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死而后已”这个成语,正是他一生奉献精神的写照。
在三国时期,蜀汉国力衰微,内忧外患。诸葛亮为了挽救国家危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不仅在内政上推行改革,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还在军事上屡次北伐,力图统一中原。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他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为了保障军粮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名为“木牛”的运输工具,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与魏国名将司马懿展开了长达百日的对峙。尽管最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诸葛亮始终坚守阵地,不辞劳苦,展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成语内涵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意味着一个人在生前竭尽全力,为国家、民族或事业奉献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精神境界,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考验,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动力。它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成语影响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许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都以“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毛泽东曾赞誉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振宁也曾评价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总之,“死而后已”这个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生哲理。它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