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服贴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ú fú tiē tiē,意思是形容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服服贴贴”的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 《说岳全传》:清·钱彩的《说岳全传》第三回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几下直打得王贵服服帖帖,只得依他教训。”这句话描述了王贵被打得心服口服,不得不听从别人的教训。
2.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这里形容的是人们因为取得胜利而心悦诚服。
3. 《青楼梦》:俞达的《青楼梦》第八回中写道:“那晓得梦仙虽是瘦怯书生,手中十分来得,一手抓住那人,那人已服服贴贴,不能挣动。”这里描述的是梦仙虽然外表瘦弱,但实力强大,让人无法反抗。
4. 《宝场现形记》:李宝嘉的《宝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中有这样的描述:“湍制台也因自己已经有了十二个妾,又兼这新收的十二姨太法力高强,能把个湍制台压伏的服服贴贴,因此也就打断这个念头。”这里形容的是湍制台因为姨太的强大而心服口服。
这些典故都展示了“服服贴贴”这一成语在形容人们心悦诚服或物品平整时的应用。
成语典故——《服服贴贴》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服服贴贴”源于古代汉语,用以形容人态度谦卑、顺从,或物品平整、吻合。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将详细探讨其由来与演变。
一、成语的起源
“服服贴贴”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吾闻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风行草偃,而民服服贴贴。”这里的“服服贴贴”形容的是民众对君子的敬仰和顺从。成语中的“服”字,原意是指服从、顺从,“贴贴”则形容态度恭顺、和顺。
二、成语的历史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服贴贴”这个成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它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各种场景下的顺从和恭顺。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的“萋萋满别情”便是对“服服贴贴”意境的生动描绘。
三、成语的用法
1. 他对上司的安排总是服服贴贴,从不提出异议。
2. 这件衣服的版型设计得很好,穿在身上服服贴贴,非常舒适。
四、成语的寓意
“服服贴贴”这个成语传递了一种谦逊、顺从的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谦逊、顺从的态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要尊重他人,遵循社会公德。
五、成语的影响
“服服贴贴”这个成语在历史长河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成为了人们评价他人行为的标准之一。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汇。
成语“服服贴贴”源于古代汉语,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一个富有内涵的成语。它传递了谦逊、顺从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德,让“服服贴贴”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